“一带一路”物流新进展,TIR国际公路运输打通高效跨境通道
一辆悬挂中国牌照的国际公路运输车辆成功经满洲里公路口岸出境,标志着浙江省启运的首票TIR出境货物。这辆从浙江温州瑞安出发的货车,载着卫浴配件、鞋子等商品,经过满洲里公路口岸后,将继续驶向欧洲。这一举措是满洲里公路口岸恢复TIR业务以来的第8条通行线路,体现了该地区在国际物流运输领域不断扩展的影响力。
TIR(国际公路运输系统)作为基于联合国《国际公路运输公约》建立的货物运输通关系统,为跨境物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。持有TIR证的运输车辆可以在多个缔约国间实现“一次申报、一车直达”的通关方式,大幅度减少货物在口岸的换装时间和理货过程,有效降低企业运输成本。《国际公路运输公约》已覆盖全球78个缔约国,基本实现了“丝绸之路经济带”大部分国家的联通。
随着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深入推进,TIR国际公路运输为全球跨境贸易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物流选择。它已成为除了航空、铁路、海运之外的“第四物流通道”,尤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往来日益频繁的背景下,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
2024年,满洲里海关进一步推动TIR国际公路运输业务的发展。新开通的上海、沈阳、天津、潍坊、浙江等五条运输线路,使得满洲里口岸的TIR运输线路增至8条,涵盖了水果生鲜、冷链商品等多个品类。这些措施不仅促进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,还提升了跨境物流的效率。为了确保运输的顺利进行,满洲里海关还与杭州海关、郑州海关密切配合,建立了属地海关与口岸海关的TIR业务联络机制,确保了运输节点的顺畅运行。数据显示,2023年1—11月,满洲里海关验放进出境的TIR运输车辆达706辆,同比增长超过五倍,进一步巩固了满洲里“中俄快线”的市场地位。
满洲里海关高度重视TIR业务的持续拓展。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,满洲里海关专门设立了TIR业务专岗,提供“7×24小时”预约通关和业务咨询服务,解决了企业在TIR运输过程中遇到的备案数据异常、报关单数据错误等问题,确保了TIR车辆的高效通关。该海关还成功保障了全国首批TIR中国车冷链运输以及内蒙古首批TIR中国车冷链运输出口水果的通关,体现了其在冷链运输领域的专业能力。
满洲里市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负责人也表示,TIR通关模式使得物流运输实现了“门到门”“点对点”的精准对接,减少了中间环节,降低了货物损坏的风险和运输成本,同时提升了运输的时效性和可靠性。TIR的应用为企业提供了更多高效、经济的选择。
满洲里海关将继续推动TIR与中欧班列的有效资源互补,进一步利用满洲里口岸的区位优势,促进内蒙古东部地区国际物流运输方式的多样化发展。这一系列举措将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的高水平开放物流通道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,为跨境贸易提供更加畅通、高效的运输保障。
免责声明:特邮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到您,请联系本网站进行相关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