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内陆到全球,西部陆海新通道成“出海新引擎”
铁海联运火力全开,西部陆海新通道集装箱运量突破400万标箱
截至2024年4月9日,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累计运输集装箱货物突破400万标箱,达到404.1万,刷新通道运营新纪录。这条连接西部腹地与全球市场的黄金大通道,正成为稳定国际供应链、深化经贸合作的关键支撑。
这条国际通道的故事可以追溯到2017年4月28日,“渝桂新”测试班列从钦州港东站首发重庆团结村,打通了西部通向南方出海口的全新路径。两年后,《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》正式印发,这一物流通道被提升为国家战略。从那一刻起,这条通道不仅承载着货物,更承载着国家区域协调发展与外贸转型升级的重任。
作为“一带一路”陆海联通的重要桥梁,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过铁路、公路与水运无缝衔接,构建起横跨内陆与海洋的现代物流体系。自西部各省市出发,货物经由广西北部湾港出海通达全球,运输时间大幅压缩,吸引了大量境内外客户的目光。
数据见证发展速度:2017年通道运输集装箱仅为3382标箱,到2024年这一数字猛增至96.6万标箱,七年暴涨285倍。更惊人的是运量增长的“加速度”——
✅ 首个百万标箱用了4年多;
✅ 第二个百万标箱只花了480天;
✅ 第三个百万标箱用了410天;
✅ 第四个百万标箱仅耗时340天;
据国铁南宁局沿海铁路公司运输营销部副主任钟朝文介绍,2024年一季度,班列货运量同比增长高达68.2%,仍保持强劲增长势头。
如今的铁海联运已不止一条重庆线,而是织出一张辐射西南、西北多地的高效物流网——
✔ 从北部湾港始发的“百货班列”连通成都直达欧洲;
✔ 海南粮油、阿联酋汽车通过钦州港高效接驳西安、兰州;
✔ 与RCEP成员国间的双向班列,推动区域贸易高效互通。
这些班列的开通,不仅让更多中国制造走向世界,也带动了全球货物进入中国市场,为国内消费提供更多选择。
与此同时,标志性工程“黄桶至百色铁路”建设也正火热推进中。项目通车后,西南铁路网将进一步完善,运输效率也将大幅提升。成都至钦州港的货运距离将从1697公里缩短为1440公里,带来更快、更稳、更低成本的出海通道。
从“测试班列”到“国际枢纽”,西部陆海新通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规模,持续重塑中国西部的对外开放格局。未来已来,列车已发——中国西部的每一次“出海”,都在开辟新的增长曲线。
免责声明:特邮宝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到您,请联系本网站进行相关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