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户永远愿意付钱给专业的人,而不是便宜的人
大环境不好?对不起,只是你不好。
——来自一个被渠道折磨、被客户反复横跳、被政策反手就是一刀的国际物流人。
“今年国际物流也太难做了。”
“货代行情差到不行。”
“全球经济不好,我也没办法。”
这些话,你是不是说得比“请查收收据”还顺口?
但你不妨抬头看看:
真的整个行业都在下行吗?
为什么有人还能在价格战里稳稳赚钱?
为什么同行在渠道动荡的时候,反而新增大客户?
为什么你竞争对手的老板,还在买车买房买仓库?
真相往往是:大环境不好,成了某些货代乏力、落后的遮羞布。
01 你为什么总觉得“行情差”?
在国际物流圈,把锅甩给大环境太容易了,可背后其实是三大“隐性伤”:
① 视野窄化:只盯着报价,不看趋势
客户喊“太贵了”,你就信了;同行疯卷,你也跟着卷。
但高手在干嘛?
他们在分析航司运力、目的国清关政策、市场需求波动,提前布局渠道。
差距就在这儿:
你盯价格,人家盯未来。
② 能力钝化:渠道出问题就只能干着急
渠道稳定时,谁都像个高手。
一到爆仓、查验、拥堵,你就慌成脱线风筝。
说明了一个残酷事实:
你是被行情抬起来的,不是靠能力撑起来的。
③ 心态固化:把“难”当借口,而不是信号
你说行情差,别人把行情差当成长加速器。
这就是不同货代之间的本质差距。
02 真正的顶尖货代,在“行情差”时都在干嘛?
① 他们在优化成本,而你在抱怨运价
别人几个月前就锁定旺季舱位、签好长约、拿到渠道最优返点;
你是在旺季第一天才在群里喊:“谁有便宜价!”
② 他们在当客户的“风险雷达”,你在当电话客服
别人提前告诉客户:
——哪个国家开始抽查;
——哪个产品容易卡关;
——什么货最好避开某渠道;
你永远是在解释:“兄弟别急,我们正在催。”
同样是服务,差距怎么就这么大?
③ 他们在逆势提升自己,你在原地发牢骚
别人去学:
清关规则、航空结构、财务成本模型、产品利润分析……
你还停留在:
“有渠道稳一点吗?”
“给我最低价。”
03 现在,就是你摆脱“大环境借口”的最好时机
你改变不了全球经济,但你能改变:
你的专业度、你的渠道理解力、你的客户画像能力、你的风险预判能力、你的成本优化能力。
国际物流这行,永远淘汰的是喊“没单子”的人,奖励的永远是让客户觉得:
“这个货代懂我、稳、靠谱。”
想成为那种能在风浪里保持稳定的人?
你要学会这三件事:
① 看懂行业逻辑,建立自己的判断力
别再听风就是雨。
看懂供需,看懂政策,看懂结构,看懂运价背后的博弈。
② 用专业能力而不是低价获取客户
低价吸来的都是临时关系,
专业吸来的才是真正的长期饭票。
③ 打磨自己的“不可替代性”
客户要的不是一个报价机器,
而是一个能给他安全感的“国际物流参谋长”。
大环境从来不是决定你收入的那只手,
真正决定你高度的,是你能不能成为客户心里那个“无可替代的货代”。
你既然选择了国际物流这条赛道,
那就别把自己活成行情的奴隶。
做那个能在乱局中稳住、在逆境中成长的人——
毕竟你不是来送运价的,是来做价值的,对吧?






